1011國際女童日+蘿莉節
提昇大眾對於女童議題(例如傳統觀念、教育、營養、強迫童婚、法律權利及醫療權利)的關注,起因的"重男輕女"似乎是全世界的錯誤觀念。人生而平等,相互尊重,是我們必須再努力的課題。
國際女童日
目次
歷年主題
編輯年份主題英文主題2012年結束童婚[11]Ending Child Marriage2013年為女童教育創新[12]Innovating for Girls' Education2014年賦權少女,終止暴力循環[13]Empowering Adolescent Girls: Ending the Cycle of Violence2015年女青少年的力量:展望2030年[14]The Power of the Adolescent Girl: Vision for 20302016年可持續發展目標17[15]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2017年培力與賦權女童EmPOWER Girls: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crises[16]2018年與她同行:幫助女童培養工作技能With Her: A Skilled GirlForce[17]2019年GirlForce: Unscripted and Unstoppable[18]2020年我的聲音,我們平等的未來My Voice, Our Equal Future[19]2021年Digital generation. Our generation.[20]
蘿莉節
(Loli),為蘿莉塔(Lolita)的縮寫,所指為「低於15歲的女童」或泛指穿著如小女孩的年輕女性。蘿莉節即是指「年輕女孩的節日」。
來歷
世界女童日
美國國家出櫃日
美國國家出櫃日(英語:National Coming Out Day,NCOD),每年在10月11日舉行,是增進大眾對於LGBT的意識的節日。源自於1988年的美國,初始的概念來自於女性主義和同性戀解放運動中「個人即政治」的精神,強調「對家人、朋友與同事出櫃而坦率地活著」作為最核心而基本的政治行動。他們的基礎信念是──「恐同」會在無知和無人發聲的氛圍中惡化、蔓延,而只要人們知道有他們所在意的人是同性戀,他們就不太可能會去害怕、歧視或壓迫同性戀。
歷史
節假日和習俗
10月11日
日期
目次
12世紀
16世紀
18世紀
19世紀
20世紀
- 1911年:武昌起義革命軍宣布成立由黎元洪領導的軍政府鄂軍都督府,並更改國號為「中華民國」。
- 1922年:土耳其與希臘等協約國簽訂穆達尼亞停戰協議(英語:Armistice of Mudanya)。
- 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忻口戰役中,日軍發起總攻。
- 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向西藏進軍。藏軍第九代本主官德格·格桑旺堆投降。
- 1962年: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開幕。
- 1968年:美國國家太空總署的阿波羅7號發射升空,這是美國首次三人太空任務。
- 197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在北京簽署聯合公報,決定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
- 1973年:一架菲律賓航空國內線客機被騎劫後降落香港啟德機場[1]。
- 1975年:美國艾森豪號航空母艦完工下水。
- 1983年:中國共產黨宣布開始整黨。
- 1984年: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太空人蘇利文成為首位執行太空漫步任務的美國女太空人。
- 1989年:香港總督衛奕信爵士在立法局發表施政報告,宣佈推行機場核心計劃,進行大規模填海、港口工程。
- 1993年:挪威出版商威廉·尼格德因出版《撒但詩篇》遭槍擊,幸只受傷。
21世紀
出生
- 1335年:李成桂,朝鮮王朝開國之君,廟號太祖(1408年逝世)
- 1671年:弗雷德里克四世,丹麥及挪威國王(1730年逝世)
- 1758年:海因里希·奧伯斯,德國天文學家、醫生、物理學家(1840年逝世)
- 1881年:漢斯·凱爾森,奧地利裔美國法學家(1973年逝世)
- 1884年:弗里德里希·貝吉烏斯,德國化學家,193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1949年逝世)
- 1884年:愛蓮娜·羅斯福,聯合國的「世界人權宣言」主導起草者(1962年逝世)
- 1885年:弗朗索瓦·莫里亞克,法國文學家,195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1970年逝世)
- 1886年:康拉德·赫爾弗里希,荷蘭海軍上將(1962年逝世)
- 1926年:釋一行,越南禪宗僧侶、詩人、學者及和平主義者(2022年逝世)
- 1937年:博比·查爾頓,英格蘭足球運動員
- 1942年:阿米塔布·巴沙坎,印度寶萊塢男演員、電影製作人、電視主持人,首位進入杜莎夫人蠟像館的印度影星
- 1946年:加藤澤男,日本體操選手,奧運史上奪得最多金牌的男子體操運動員
- 1947年:盧卡斯·帕帕季莫斯,第183任希臘總理
- 1951年:讓-雅克·高德曼,法國創作歌手
- 1955年:莫克塔·瓦內,馬里總理
- 1956年:尼爾·布坎南,英國電視主持人、音樂家
- 1956年:尼卡諾爾·杜阿爾特·弗魯托斯,巴拉圭政治人物,第51任巴拉圭總統
- 1957年:黃成智,香港立法會議員
- 1957年:李成昌,香港男演員
- 1959年:赤石路代,日本女性漫畫家
- 1960年:李耀敬,香港男演員
- 1960年:金秉玉,韓國男演員
- 1961年:阿穆爾·迪亞布,埃及歌手
- 1963年:費索·本·海珊,約旦王子
- 1964年:掛川裕彥,日本聲優
- 1965年:奧蘭多·赫南德茲,古巴裔美國職棒大聯盟右投先發投手
- 1970年:林元熙,韓國男演員
- 1971年:林詣彬,華裔美國電影導演
- 1973年:金城武,日裔台灣男演員
- 1973年:阪口大助,日本聲優
- 1976年:李天翔,香港演員
- 1976年:艾蜜莉·戴絲香儂,美國演員
- 1977年:馬修·鮑默,美國演員
- 1979年:裴斗娜,韓國女演員、模特兒
- 1980年:杉田智和,日本聲優
- 1980年:奈倫·諾斯沃西,英格蘭出生牙買加足球運動員
- 1982年:王凱,台灣男演員
- 1982年:黃志聰,香港足球運動員
- 1982年:瓦倫蒂娜·贊亞娃,俄羅斯模特兒
- 1984年:張靚穎,中國女歌手
- 1985年:蜜雪兒·雀柏格,美國女演員
- 1986年:趙孟姿,台灣女藝人、模特兒
- 1987年:朱希敏,2011年度香港小姐競選亞軍
- 1987年:陳潔玲,香港女演員
- 1987年:鞏新亮,中國女演員
- 1987年:小邁克·康利,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
- 1988年:泉里香,日本女模特兒兼演員
- 1989年:劉憲華,華裔加拿大歌手、演員、音樂製作人
- 1989年:魏聖美,韓裔美國職業高爾夫球球員
- 1990年:奧村初音,日本女歌手
- 1990年:JOO,韓國女歌手
- 1990年:李東軒,台灣男創作歌手
- 1991年:托比·福克斯,美國遊戲開發者、作曲家
- 1992年:卡迪·B,美國饒舌歌手、詞曲作家、歌手、演員、電視名人
- 1999年:王品澔,台灣模特兒、演員
- 2002年:以芯,台灣女子偶像團體PINK FUN成員
逝世
- 1086年:司馬光,北宋政治家、史學家(1019年出生)
- 1303年:教宗波尼法爵八世,羅馬主教(1235年出生)
- 1347年:路易四世,上巴伐利亞公爵,德意志國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282年出生)
- 1424年:揚·傑式卡,捷克胡斯派軍事領袖
- 1531年:烏利希·慈運理,瑞士宗教改革領袖(1484年出生)
- 1724年:朝鮮景宗李昀,朝鮮王朝第20代君主(1688年出生)
- 1834年:律勞卑,首任英國駐華商務總監(1786年出生)
- 1842年:約瑟夫·德沙,美國第9任肯塔基州州長(1768年出生)
- 1852年:費迪南·艾森斯坦,德國數學家(1823年出生)
- 1889年:詹姆斯·焦耳,英國物理學家(1818年出生)
- 1937年:姜玉楨,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將領
- 1940年:維多·沃爾泰拉,義大利數學家、物理學家(1860年出生)
- 1940年:種田山頭火,日本俳句詩人(1882年出生)
- 1954年:西奧多·賴曼,美國物理學家(1874年出生)
- 1965年:多蘿西·蘭格,美國傳記攝影師和攝影作家(1895年出生)
- 1969年:吳晗,中國當代歷史學家(1909年出生)
- 2003年:穆青,中國記者,新華社前社長(1921年出生)
- 2008年:馮兩努,前灣仔區議員(1953年出生)
- 2013年:瑪麗亞·德·薇羅塔,一級方程式賽車手(1980年出生)
- 2016年:莊奴,臺灣作詞家(1921年出生)
- 2019年:阿列克謝·列昂諾夫,前蘇聯太空人,首個成功進行艙外活動的人類(1934年出生)
- 2020年:王永川,府城傳統工藝匠師、「永川大轎」創立者(1932年出生)
節假日和習俗
贈送【05如何打通BLOG部落格行銷管道】線上影片(+電子書)
有人覺得「BLOG部落格行銷」好像有點落伍了,部落格沒有用了,現在流行「社群行銷」。真的是這樣的嗎?BLOG行銷有多大的行銷能量,請看本書....